孙莉的家庭背景揭秘 孙莉的家庭背景介绍
本书来自ldg8.com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ldg8.com
一、中国全面小康什么样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出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标准。此后,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从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看,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91.5%。具体体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日益提高。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2476元。
按《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指标测算,到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2002年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则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罕见,如今,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
从1998年开始,我国个人购车已占销售量的50%以上。目前,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已达100多辆;假日旅游也正成为中国人新的消费热点。200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87782万人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2年,已经达到1660万人次。
通信业发展异常迅猛。截至2002年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达到21442万户;手机的用户数也超过2亿户,达到20662万户,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网民人数早已超过6000万户,名列世界第二。
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4.4%和50%。1999年底成人识字率达87.6%,超过85%的小康标准值。到2000年底,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重为4.7%。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底,我国文化馆达到2847个,公共图书馆2689个,博物馆1451个。2002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3.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5%。
环境生态保护有所改善。2002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由1995年的793个扩大到1757个;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也由1995年的7172万公顷发展到13295万公顷;全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数达82个。可喜的是,199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6.55%,首次超过15%的小康标准。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2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9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5万个;病床床位32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2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4万人,其中医生211万人,护师、护士130万人。全国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687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3047个,卫生技术人员14万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4.8万个,床位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3万人,已有89.8%的村拥有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9万人。国民平均寿命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十年提高2.85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731万人。其中,职工11128万人,离退休人员3603万人,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1434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18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400万人,增加1770万人。全国共有205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1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82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6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2亿元。
另外,在农村,到2000年底,全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00万村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7.3亿元。
以上各类数据和指标表明,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
什么是“全面的小康”?人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等指标来说明,也可以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家庭机动车拥有量等指标来描述。但仅有这些量化指标还不充分,联系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就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方面来说,“全面小康”的内涵还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1.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为发展需要的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这个阶段的“小康”是以温饱为主要参照物,以“衣食有余”为基本体现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以生理意义上的需求,也就是生存需要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满足为特点的。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吃、穿、用、住等方面的物质消费状况,在量和质上都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仅以城镇住房为例,我国2001年末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为15.5平方米,比1980年时的5.0平方米增长了两倍半还多!要知道,同期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91亿人增长到了4.81亿人,增长了一倍半还多!但人毕竟不只有生存的需要,还有发展需要。全面的小康,就应当是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更高程度满足的小康。人的发展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需求延伸,如健康、休闲等,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就是“全面小康”这一内涵。
2.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加速累积
在过去20余年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上。
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而在1980年、1990年和199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478元和191元、1510元和686元、4283元和1577元。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1980年相比,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增长幅度也在300%以上。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指从社会整体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已经能够保证人们温饱有余。
符合规律的是,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私人财富就会不断实现累积。通俗说,就是人们的“家底”会变得越来越厚实。在过去一些年中,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不断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反映的就是这种私人财富的变动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在社会收入增长的过程中,不但一部分收入会沉淀下来实现为私人的存量财富,而且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量时,其构成还会出现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早期的私人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主,以后不动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早期以满足远期消费的储蓄为主,以后为获取更多收益的投资部分会不断增加。
事实上,在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和股市、债市的不断扩张中,我国社会已经明显出现了私人财富资本化的趋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并非仅仅是发展私营经济、产生更多私人老板,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大多数人都成为“有产者”,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机会分享投资收益。十六大报告中不仅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发展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些重要认识,并非仅仅是要证明一个少数群体利益的合理性,而是要证明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合理性。在今后二十年左右的周期内,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累积规模而不仅是收入水平。
3.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任何意义上,小康生活都和安居乐业的状态密切联系。而“安居乐业”不仅和富裕相联系,而且和安全密切联系。在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会明显加大。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各种资源成本上升,天灾、疾病等自然属性的风险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失业、养老等社会属性的风险也需要依靠社会化的方式才能抵御。收入、财产、保障和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全面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依靠社会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来抵御各种风险的社会。社会化、制度化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在其200余年的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社会难题。迄今美国仍有15%的人口享受不到医疗保险,欧洲的“高福利”社保体系早已骑虎难下,日本养老保险的负担是其目前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现在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真正为市场经济体系最终回答这项制度挑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人头上。
社保体系不仅是一项用社会化的统筹方式抵御各种风险的系统工程,而且是实施财富再分配、贯彻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保体系是一项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时最基本的战略与政策输入点。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靠、难有所帮”,而且要实现城乡之间经济关系的充分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实现这些协调,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保体系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说,完善社会体系将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最大的制度创新任务。
当然,我们所要建立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目前看,有限的社保资源将重点配置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上述目标实现之后,我国的社保体系也仍然是以“有限标准、广泛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4.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工业化真正起步的时间还不长。由此造成目前国民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诸多方面的明显不平衡。
2002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400美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超过了3000美元,而西部九省区的平均水平还不到600美元。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309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还仅为1741元。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使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调整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调整和缩小发展不平衡差距的努力规定得相当具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发展,要“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